近年來,我國固廢處理行業發展十分迅猛,固廢市場呈現出廣闊的上升空間,成為各路資本與大咖關注的焦點領域,這其中,垃圾焚燒發電憑借穩定、長期、高回報的特征,成為固廢行業較早興起的細分領域。經過眾多企業在市場上的耕耘,垃圾焚燒領域如今已巨頭林立,市場空間漸漸逼仄,新釋放項目增速放緩,而之前因為市場小、散、不成氣候而成為配角的餐廚垃圾市場漸有崛起之勢。
處理難度大,市場起步晚
我國餐廚垃圾行業市場起步晚,與行業自身的特點密不可分。
餐廚垃圾可以說是生活垃圾中沒有價值的部分,因此它作為配角的角色并非偶然。餐廚垃圾成分復雜,處理所需的技術難度非常大,可利用價值也相對低,發酵后會產生許多有害有毒元素,對土壤和水源污染大,也無法填埋處理。而且,餐廚垃圾產生在城市的各個角落,非常分散,集中處理會帶來高昂的運輸成本、管理成本,因此開發成熟的技術和市場難度較大。
多年來,在國家政策的驅動下,餐廚垃圾處理市場緩慢發展,但并未有過真正的突破,直到2019年,我國各大城市陸續進入垃圾分類“強制時代”,以餐廚、廚余為主的濕垃圾處理成為新的市場風口,有機垃圾處理漸漸從配角走到了C位,市場開始變得炙手可熱起來。
垃圾分類掀開風口 餐廚(廚余)市場進入上升渠道
正如中國固廢網對有機垃圾處理市場回顧梳理中所提到的,如果說固廢行業是一個大循環圈,那么垃圾分類和互聯網就是這個大循環的入口。
以較早實施垃圾分類的上海來說,截至2020年6月中旬,濕垃圾分出量達9632.13噸/日。與之對應,上海濕垃圾末端處理設施建設也在快速跟進,“十三五”規劃確定的15座生活垃圾末端處置設施項目,已全部開工。目前,上海市濕垃圾處置能力約5050噸/日,后期還將新增濕垃圾資源化利用能力1450噸/日。
自今年5月1日,北京實施生活垃圾分類也已近百天,根據北京日報報道,7月份北京家庭廚余垃圾日均分出量較垃圾分類實施前增長4倍多,特別是7月下旬日均分出量已突破2000噸。
各地大量穩定增加的廚余垃圾使得將其進行集中綜合處理,增大處理規模,降低單位投資成本和運行成本成為可能。培育多年的市場,在2020年開始進入快速上升通道。
根據E20研究院數據中心統計,2020年上半年餐廚/廚余處理處置項目共計成交39個,占據上半年固廢市場成交項目的35%之多,成為僅次于垃圾焚燒項目的第二大固廢板塊,這一數據也是市場漸火的一個顯著信號。E20研究院分析認為,隨著各個城市不斷提出生活垃圾分類的要求,勢必會產生一系列的餐廚/廚余末端設施需求,餐廚/廚余市場釋放速度加快。
政策一來如同“趕鴨子上架” 行業凸顯產能缺口短板
一邊是旺盛的市場需求,另一邊卻是全國各地廚余垃圾產能供需缺口較大的現實。
目前,國內大部分城市的廚余垃圾處理設施都是空白的,近一兩年來突然面臨垃圾分類的政策壓力,各地開始緊急建造餐廚/廚余垃圾處理設施,頗有“趕鴨子上架”的意味。
國家《“十三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提出,到2020年底,力爭新增餐廚垃圾處理能力40000噸/日,城市基本建立餐廚垃圾回收和再生利用體系。地方層面,全國已有300多個地方出臺了餐廚垃圾管理辦法,對適用范圍、責任主體、收運和處置要求、違規行為處罰等內容作了相關規定,不少省市還將處理餐廚垃圾列入年終考核。
但市場需求真正轉化還有好多關卡需要“闖”。廚余垃圾終端處理設施不足,總體建設滯后是國內普遍現象。
E20研究院數據庫顯示,截至2019年5月,我國大規模廚余垃圾處理廠僅10余個,總處理能力約合6000噸/日,且大多并未落地運營。伴隨著我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開展,眾多城市已經或正在規劃建設廚余垃圾處理設施,廚余垃圾處理產能有望逐步擴大。
行業不乏先行者 根植市場孕育成長
與巨大的產能缺口相對應,市場的產業化準備明顯不足。
目前我國餐廚垃圾處理行業整體還處于起步階段,運營模式不成熟,沒有形成一個長久的運營機制,財政負擔重,企業處置規模較小,競爭格局較為分散,尚且沒有巨頭出現。但餐廚行業緩慢發展的十年間,全國各地也涌現出一批行業先行者,他們沉浸市場多年,準確洞悉行業痛點,不斷進行技術創新與工藝改進,探索有益的市場化運營模式,并且找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出路。這其中的代表就有潔綠環境、首創環境、維爾利等。
作為國內的滲濾液處理企業,早年間,潔綠環境便在滲濾液項目中敏銳發現了濕垃圾的治理需求,2011年起,潔綠環境開始廚余垃圾處理的技術積累。2013年,廣州市開始倡導垃圾分類,此時,潔綠的技術積累已基本完成,并有著30噸/日的中試項目。2014年潔綠聯合僑銀環保等企業以聯合體的形式中標李坑廚余垃圾項目,隨后便著手技術升級,結合排放標準及實際進料情況改進工藝及設備,增加技術包容度。2015年,潔綠環境與北京環境聯合體又成功中標北京市第一個針對小區分類收集的廚余垃圾特許經營項目。2019年又中標安徽省滁州市生活垃圾填埋場廚余垃圾處理項目,同年廣州市李坑綜合處理廠正式投產,這個全國最大的廚余垃圾處理項目日處理規模達1000噸。市場沉寂的十年中,潔綠環境默默進行技術積累,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突破,根植于市場一起孕育生發,如今也終于等到了長大的好時機。
寧波市廚余垃圾處理廠是國內首個PPP模式廚余垃圾處理項目。首創環境于2015年中得該項目。中標并非偶然,首創環境曾于早年間將廚余垃圾處理的技術從歐洲引進過來,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國產化改進,并做了大量的技術積累。當時,國內餐余垃圾PPP項目,幾乎沒什么經驗可以照搬,首創環境在項目上打出自己的特色,突出協同處理,穩定達標運營,后端沼氣提純進入天然氣管網系統。經過半年多的摸索調試和技術攻關,首創掌握了廚余垃圾變成沼氣的工藝技術,在我國,將廚余垃圾轉化為天然氣,目前還是首例。同時,項目的運營模式對全國餐廚垃圾類的PPP項目都有很強的借鑒意義。首創環境大膽創新,開拓出領域內的多個首例,為技術進步奠定基礎,也為市場化運營找到一條可行之路。
與上文潔綠環境類似,國內滲濾液行業龍頭維爾利也走過了一條從垃圾滲濾液拓展至有機垃圾處理之路。維爾利在餐廚垃圾領域很早就開始布局,主營業務現已覆蓋餐廚廚余垃圾處理、滲濾液處理、沼氣處理、工業節能及油氣回收等多元有機廢棄物資源化領域,如今,國內100家餐廚垃圾試點城市中的十多個項目都使用了維爾利的“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產業化”技術。上海率先實施生活垃圾分類后,濕垃圾集中處置設施建設集中上馬,維爾利憑借成熟的技術優勢先后承接了上海松江、金山、嘉定三個濕垃圾資源化處理項目。松江區濕垃圾資源化處理項目以其技術先進、環保達標、安全衛生、運行可靠、經濟適用的特點,為上海的濕垃圾處理提供堅實的保障。